《2022北京肿瘤挂号年报》正式刊行
2023-04-17

4月14日 ,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获悉 ,《2022北京肿瘤挂号年报》(以下简称《年报》)已正式刊行。据介绍 ,本次《年报》汇总了2019年北京市16个辖区1387万户籍人口的肿瘤挂号数据 ,详细梳理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。

《年报》显示 ,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 ,死亡率泛起下降趋势。2019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例数为58234例 ,发病率为419.97/10万 ,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.54% ,呈上升趋势 ,尤其是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较为明显;死亡例数为27350例 ,死亡率为197.24/10万 ,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-1.42% ,呈下降趋势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加深 ,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在不停加重 ,制定切合卫生经济学要求的预防和控制计谋是当务之急。

《年报》显示 ,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泛起明显的性别差异 ,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 ,但死亡率则高于女性。男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、结直肠癌、胃癌、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 ,女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乳腺癌、肺癌、甲状腺癌、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。

《年报》还显示 ,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 ,发病和死亡存在地域差异。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至24岁开始上升 ,于80至84岁到达岑岭;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自40至44岁开始上升 ,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到达岑岭。从地域漫衍看 ,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 ,但死亡率低于郊区。

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,癌症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,日常的饮食习惯、生活环境、行为方式、病菌熏染和自身代谢等因素均会影响其发生生长 ,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 ,40%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。除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外 ,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 ,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,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,也会极大降低癌症治疗用度 ,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。

为此 ,北京市接纳了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和癌症筛查惠民工程 ,居民可咨询居住地所属社区 ,了解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的相关事项。

《2022北京肿瘤挂号年报》正式刊行

4月14日 ,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获悉 ,《2022北京肿瘤挂号年报》(以下简称《年报》)已正式刊行。据介绍 ,本次《年报》汇总了2019年北京市16个辖区1387万户籍人口的肿瘤挂号数据 ,详细梳理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。

《年报》显示 ,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 ,死亡率泛起下降趋势。2019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例数为58234例 ,发病率为419.97/10万 ,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.54% ,呈上升趋势 ,尤其是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较为明显;死亡例数为27350例 ,死亡率为197.24/10万 ,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-1.42% ,呈下降趋势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加深 ,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在不停加重 ,制定切合卫生经济学要求的预防和控制计谋是当务之急。

《年报》显示 ,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泛起明显的性别差异 ,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 ,但死亡率则高于女性。男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、结直肠癌、胃癌、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 ,女性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乳腺癌、肺癌、甲状腺癌、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。

《年报》还显示 ,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 ,发病和死亡存在地域差异。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至24岁开始上升 ,于80至84岁到达岑岭;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自40至44岁开始上升 ,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到达岑岭。从地域漫衍看 ,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 ,但死亡率低于郊区。

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,癌症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,日常的饮食习惯、生活环境、行为方式、病菌熏染和自身代谢等因素均会影响其发生生长 ,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 ,40%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。除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外 ,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 ,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,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,也会极大降低癌症治疗用度 ,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。

为此 ,北京市接纳了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和癌症筛查惠民工程 ,居民可咨询居住地所属社区 ,了解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的相关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