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2019-02-07

中医药文化.jpg


经脉相通运全身,

活血行气阴阳衡 。

生理规律少患疾,

一针便可解难症 。



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

《人元脉影归指图说》,脉学著作,2卷 。又名《人元脉影图说》,简称《脉影图说》、《脉影图》 。西晋王叔和编,明代沈际飞重订 。本书接纳七表八里九道类脉法,论脉24种,以七言歌诀体裁述脉之体状、主病、属性等内容 。歌诀之补注更论脉象、预后、主病及病位,又附论奇经八脉与16种怪脉,述其循行、脉状、主病,谓“此十六脉皆必死之候” 。每一脉之末,均附一脉图,共有脉图48幅 。书中亦兼论闻诊、望诊 。书末附左右手图,分寸、关、尺三部,述七表八里主病及三部所见脏腑之绝证 。


作者简介

王叔和,名熙,高平(今山东微山县)人 。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、医书编纂家 。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渡过的 。严酷的生活现实,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,谦虚沉静的性格 。他特别喜爱医学,读了不少古代医学文籍,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。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,因为家境贫穷,衣衫破旧,人们瞧不起他 。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,经常食宿无着 。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,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,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,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,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。


内容简介

本书上卷“七表脉总要歌”,论述浮、芤、滑、实、弦、紧、洪七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八里脉歌”论述微、沉、缓、涩、迟、伏、濡、弱八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九道脉歌”论述长、短、虚、促、结、代、牢、动、细九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奇经八脉歌”则论述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、冲脉、任脉、督脉、带脉的循行部位,体状及临床意义 。下卷“十六怪脉”,详论虾游脉、鱼翔脉、偃刀脉、复莲、羹上肥、盏口脉、雀啄脉、屋漏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藤蔓脉、土丸脉、翻败脉、太极脉、解股脉、脱尸脉共十六种脉的体状、主证 ;“听之如神篇”略论闻诊之要 ;“见色如原篇”“面部色候”“观形察色脉候”“观四季基本生死候”详论五色善恶、凶吉、顺逆和五色主病等望诊内容 。书后附“左右手图”和“《脉经》后序” 。


影响评价

书中附有脉象示意图,形象地描述了各脉的主要特点,形象生动 。虽然这些示意性质的图形还不能算作客观化指标,但对脉学研究要领的启迪作用和孝敬是应当肯定的 。


祝好朋友福如东海滔滔至,财似春潮滚滚来!


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
中医药文化.jpg


经脉相通运全身,

活血行气阴阳衡 。

生理规律少患疾,

一针便可解难症 。



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

《人元脉影归指图说》,脉学著作,2卷 。又名《人元脉影图说》,简称《脉影图说》、《脉影图》 。西晋王叔和编,明代沈际飞重订 。本书接纳七表八里九道类脉法,论脉24种,以七言歌诀体裁述脉之体状、主病、属性等内容 。歌诀之补注更论脉象、预后、主病及病位,又附论奇经八脉与16种怪脉,述其循行、脉状、主病,谓“此十六脉皆必死之候” 。每一脉之末,均附一脉图,共有脉图48幅 。书中亦兼论闻诊、望诊 。书末附左右手图,分寸、关、尺三部,述七表八里主病及三部所见脏腑之绝证 。


作者简介

王叔和,名熙,高平(今山东微山县)人 。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、医书编纂家 。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渡过的 。严酷的生活现实,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,谦虚沉静的性格 。他特别喜爱医学,读了不少古代医学文籍,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。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,因为家境贫穷,衣衫破旧,人们瞧不起他 。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,经常食宿无着 。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,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,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,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,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。


内容简介

本书上卷“七表脉总要歌”,论述浮、芤、滑、实、弦、紧、洪七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八里脉歌”论述微、沉、缓、涩、迟、伏、濡、弱八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九道脉歌”论述长、短、虚、促、结、代、牢、动、细九种脉的体状和主证 ;“奇经八脉歌”则论述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、冲脉、任脉、督脉、带脉的循行部位,体状及临床意义 。下卷“十六怪脉”,详论虾游脉、鱼翔脉、偃刀脉、复莲、羹上肥、盏口脉、雀啄脉、屋漏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藤蔓脉、土丸脉、翻败脉、太极脉、解股脉、脱尸脉共十六种脉的体状、主证 ;“听之如神篇”略论闻诊之要 ;“见色如原篇”“面部色候”“观形察色脉候”“观四季基本生死候”详论五色善恶、凶吉、顺逆和五色主病等望诊内容 。书后附“左右手图”和“《脉经》后序” 。


影响评价

书中附有脉象示意图,形象地描述了各脉的主要特点,形象生动 。虽然这些示意性质的图形还不能算作客观化指标,但对脉学研究要领的启迪作用和孝敬是应当肯定的 。


祝好朋友福如东海滔滔至,财似春潮滚滚来!